2024-11-28 09:30:003405
“要么本土产,要么北美产”
这是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关于零部件进口的意见。
原话是:
“我们有一个计划,旨在取代这些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我们的选项有两个,其一,这些零件要么在墨西哥生产,其二,要么这些零件由北美公司生产。但不管如何,中国的零件必须被取代。”
墨西哥政府此举,伤透了中国企业的心。
为什么这么说?以汽车行业为例。
得益于美墨加协议(USMCA)的签订,
中国车企有机会融入墨西哥汽车产业,
从而顺利进入美国市场。
基于此背景,中国车企对墨西哥的投资发展迅速。目前至少有26家中国汽车及汽配企业
在墨西哥开展业务或宣布扩大汽车业务。
比亚迪、北汽、上汽、奇瑞、长安等
中国自主品牌纷纷前往墨西哥,
在当地布局生产和销售。
汽配企业也是如此,
多家国内零部件企业也前瞻布局墨西哥产能。
中国在墨投资汽配企业举例
新政策将会让中国产品在未来更难进入北美市场。
中国在墨西哥的“转链”也将因此受到影响。
在此之前,
中墨之间的贸易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重要的贸易伙伴,
中国也是墨西哥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
2021年至2023年中国对墨西哥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图源:特易E平台;制图;特易资讯
而在产品方面,中国对墨西哥出口的产品中,机电类产品(含零件)占大多数。
2024年1-10月中国对墨西哥出口产品总额及占比情况
(单位:亿美元)
图源:特易E平台;制图:特易资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
零部件供应链价格优势明显。
这么多产品直接替换,成本高不说,
还会影响生产效率。
那为什么墨西哥执意要移除中国产零件呢?
受美加供应链遏制压力
《美墨加协定》将于2026年重审,
随着重审时间的临近,
美国与加拿大正在加大对墨西哥的施压,
迫使其在对华政策上“保持一致”。
特朗普已经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
宣布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
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曾表示,
中国在墨西哥的投资“令人担忧”,
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源:美联社
一旦被美国和加拿大抛弃,
墨西哥的经济将受重创,
毕竟现在美国是墨西哥的最大贸易伙伴,
墨西哥三分之二的出口都销往美国。
其中有多少又来自于中国呢?
国内外贸企业必须认识到,
墨西哥作为“投资热土”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因此,政治风险应成为我们考虑的首要因素。
同时,我们应密切关注美墨加协议的发展。
该协议规定,审查进程将于2025年7月开始,
这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将决定协议的未来发展。
在审查过程中,
如果三方无法达成共识导致任何一方退出,
将触发长达十年的终止程序。
但如果审查结果积极,协议将至少延长16年,
为区域内的供应链和贸易环境
提供长期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尽管如此,对我们来说,
关键的是加强自身的产业升级和供应链自主化。
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但幸运的是,
中国的优势并不是短期内可以被轻易取代的。
特易资讯陪你一起做好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