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是否能打破僵局,重归于好?今天,小易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不用回答了。为什么?
因为这场贸易战是一定会结束的,而最终的结果是,美国在特朗普的领导下,一定会输掉这场贸易战。
明面上,特朗普声称,关税政策是为了打击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消除贸易赤字、重振美国工业——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于是,他把对中国的关税提的老高,也把对之前中国的几个转口贸易国的关税也提的老高。这样,贸易逆差减小了,制造业就回流了,美元也回流了。
想得挺不错的,但是这个想法基于的假设是:世界其他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换取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我先假装不想买东西,这样我的这些小弟就会哭着抱着我大腿让我买,到时候大势所趋,你东方大国也要求着我,因为我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我手里有刀乐。”
目前的世界贸易格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尤其离不开中国。
如果按照特朗普的想法,那么世界各国之间一定会出现以下场景:
一众小弟:“大人!活不下去了,求您高抬贵手,降点关税。”
脚盆:“汉斯,我听说你家的汽车配件也不错,能卖点给我吗?”
汉斯:“不行啊,我也是从东大买的,现在咱大人不让买了,我上哪儿给你整去?”
脚盆和汉斯齐齐看向老墨,老墨连连摇头:“别看我,不让买中国货,我只能做鸡肉卷了。”
懂王:“善!我朝铁帽子王,保国公马斯克先生托朕置办点儿电池元器件,谁人能卖?”
总结一下,如果特朗普想要用提高关税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结果就是,美国再也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我不服!人家麦金莱(美国第25任总统)就能加关税,我就不行?”
大人,时代变了。人家麦金莱做总统的时候(1897年-1901年),大清还没亡,没有中国这一变数。你没看到胡佛学麦金莱落得个什么下场?
到了现在,中国的制造业太厉害了,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比重是30%(产值占比是35%),世界第一,是美国和欧盟这两个并列第二之和,也就是第二名的两倍。
从表面上看,中国失去了其最大出口市场之一,但事实上,我们已经做好了与美国打一场经济消耗战的充分准备。
5月7日,央行就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过往经验证明,没了美国进口,中国也能过得很好。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经历贸易战后,中国已逐步降低对美国进口商品的依赖度,美国商品占中国进口总额比重从2017年的8.4%降至2024年的6.4%。
以大豆为例,中国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2024年,中国已经找到了其他可以进口大豆的市场。
2024年中国大豆(HS:1201)进口来源国TOP10
能源领域也是如此。截至4月18日,中国停止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LNG)的时间已经持续70天,不断刷新五年来的间隔纪录。
中国已暂停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所以,“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
现在特朗普要谈,我们大门敞开着谈;如果要打,时间要打多久,我讲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是美国的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而在迎来胜利的曙光之前,我们外贸人还需要开发非美市场。此时,建议查看我们的《非美市场贸易开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