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特易资讯,获取外贸及服务动态

借助海关数据,怎样深入挖掘外国公司的真实采购需求与偏好?

2025-04-22 12:38:212315

在国际贸易中,准确把握外国公司的真实采购需求与偏好是建立合作关系的关键。海关数据作为企业贸易行为的客观记录,蕴含着采购规模、产品偏好、供应链习惯等核心信息。特易外贸资讯宝 7.0 凭借 AI 技术驱动的数据治理能力,为企业提供了从数据解析到需求洞察的全流程工具,帮助企业穿透表面数据,挖掘潜在合作机会。

 

 

一、数据获取:构建精准的采购商画像基础

1. 多维度筛选锁定目标企业

利用特易外贸资讯宝 7.0 的海关数据查询功能,企业可通过以下维度精准定位潜在采购商:

贸易方向与产品匹配:选择 “进口” 数据,输入产品对应的 HS 编码(如 “8473 办公设备零件”),筛选出采购过同类产品的外国公司。例如,一家中国电子元件企业通过搜索 “电容器” HS 编码,获取了欧洲近 3 年采购该产品的企业名单。

时间与规模限制:设置时间范围为近 2-3 年,排除休眠客户;同时设定贸易金额下限(如≥5 万美元),聚焦具有实际采购能力的企业。特易支持按 “季度” 或 “年度” 分段筛选,便于分析采购周期性。

2. 数据标准化处理避免信息误判

特易通过 AI 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治理,解决传统海关数据中常见的名称混乱、单位不统一等问题:

企业名称清洗:自动合并同一公司的不同英文拼写(如 “Samsung Electronics” 与 “Samsung Corp.” 统一为标准化名称),避免重复记录导致的客户池冗余。

产品名称提取:从报关单中智能识别核心产品名称,例如将 “USB 接口 Type-C 5V/3A” 统一归类为 “USB Type-C 接口”,确保同类产品数据聚合的准确性。

单位统一:将 “千克”“磅” 等不同单位转换为标准单位,便于采购量的横向对比分析。

 

外贸资讯宝

 

二、需求分析:从采购行为到偏好特征的解构

1. 采购规模与频率:判断需求持续性

1)历史采购趋势分析

通过特易的 “采购量趋势图” 功能,可直观呈现目标企业的采购规模变化:

稳定型需求:若某企业连续 5 个季度采购量波动小于 10%,且年采购额保持在 50 万美元以上,说明其需求具有持续性,例如欧洲某连锁超市对日用品的定期补货。

增长型需求:采购量同比增幅超 20% 的企业(如东南亚某电子组装厂采购电子元件量激增),可能处于业务扩张期,需重点关注其新增产品线。

2)采购间隔周期计算

利用特易的 “采购频率分析” 功能,统计企业两次采购的时间间隔:

高频采购客户:间隔≤30 天的客户(如食品进口商),通常需要稳定的供应链支持,适合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低频采购客户:间隔≥180 天的客户(如大型设备采购商),需在采购周期前 3 个月启动跟进,例如提前推送新品技术参数或优惠方案。

2. 产品结构:识别核心需求与偏好

1)采购品类集中度

通过特易的 “品类占比分析” 功能,查看目标企业采购产品的品类分布:

单一品类主导:若某企业采购清单中某类产品占比超 60%(如汽车配件企业 80% 采购量为轮胎),表明其对该品类有深度需求,可针对性提供配套产品或增值服务(如定制化包装、联合仓储)。

多品类分散采购:采购品类超过 5 类且无明显主导(如综合性贸易公司),需分析其是否为分销商,可尝试提供 “一站式采购” 解决方案,降低其供应链管理成本。

2)规格与技术偏好

特易的 “产品规格标签” 功能可提取采购产品的关键参数:

规格标准化程度:若多次采购 “32GB DDR4 内存条” 等明确规格产品,说明客户对参数有严格要求,需确保供货一致性;若采购 “通用型电源适配器”,则更关注价格与交期。

技术认证需求:报关单中若频繁出现 “CE 认证”“RoHS 合规” 等标注,表明客户所在市场有严格的准入要求,需提前完成相关认证以匹配需求。

3. 供应链习惯:挖掘合作适配点

1)贸易方式与结算偏好

海关数据中的 “贸易方式代码” 可揭示客户的供应链策略:

一般贸易为主:说明客户倾向于直接采购,适合建立直供关系,例如欧美品牌商绕过中间商直接采购中国制造的家具。

加工贸易为主:若客户为 “进料加工” 企业(如东南亚电子代工厂),其采购需求易受终端品牌商影响,需关注其上游客户动态,例如苹果供应链企业的订单波动。

 

 

三、工具应用:特易功能与需求挖掘场景的结合

1. 智能预警:捕捉采购需求异动

特易的 “异常行为监测” 功能可自动识别客户采购模式变化:

采购量突变:某客户连续 3 个月采购量下降超 30%,可能是寻找替代品或调整供应链,需主动沟通了解原因,例如提供样品测试或价格调整。

新品类首次采购:若客户新增采购从未进口过的产品品类(如传统机械制造商首次采购传感器),可能是进入新业务领域的信号,可推送相关产品资料与技术支持。

2. 竞品分析:对比采购偏好差异

输入竞争对手名称,利用特易的 “采购对比分析” 功能,从以下维度挖掘机会点:

供应商切换频率:若客户频繁更换供应商(如每年更换率超 50%),可能对现有供应商的交期或质量不满,可突出自身在供应链稳定性上的优势。

价格区间差异:对比客户从不同供应商的采购价格,若从中国供应商采购价格低于其他国家 30%,说明对成本敏感,可尝试提供阶梯式折扣;若高价采购,则更关注品质与服务。

3. 报告生成:结构化输出洞察结果

特易支持生成《外国公司采购需求分析报告》,包含以下核心模块:

基础画像:企业名称、注册地、采购历史年限

需求特征:主力采购品类、规格偏好、采购周期

供应链偏好:贸易方式

竞争环境:主要供应商、采购份额变化、潜在合作机会

案例参考:某中国化工企业通过特易分析发现,印度某涂料厂商近 2 年持续采购 “钛白粉”,采购量年增 15%,且每次采购间隔为 45 天,规格集中在 “金红石型 R-930”。进一步分析其供应链发现,该客户采用 “信用证 + FOB 上海港” 结算,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杜邦公司。企业针对性调整报价策略,提供 “45 天账期 + 上海港直航” 方案,成功替代部分杜邦订单,首年合作金额达 200 万美元。

 

 

借助海关数据挖掘外国公司的采购需求与偏好,需遵循 “数据解析 — 行为建模 — 偏好验证 — 策略适配” 的逻辑链条。特易外贸资讯宝 7.0 通过 AI 数据治理解决信息碎片化问题,以可视化工具降低分析门槛,帮助企业将抽象的贸易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合作策略。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建议建立 “重点客户数据档案”,结合定期的海关数据更新与客户调研,动态调整产品方案与服务模式,在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的同时,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推荐文章

更多

化资讯为资本

特易资讯陪你一起做好外贸

Copyright © 2025 上海特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户隐私协议 备案号:沪ICP备0908002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884号

申请免费试用

免费试用
一键拨打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