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15:24:151968
近期,一则重磅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18 日,俄美高层于沙特进行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密谈。密谈结束后,双方宣布将建立磋商机制并恢复外交运作,土耳其也积极行动,主动提出搭建和谈平台。这一系列动作预示着,持续已久、牵动世界的俄乌冲突正迎来关键转折点。对于中国外贸企业而言,这其中蕴含着诸多机遇,同时也隐藏着一些风险。
俄乌局势转折释放的积极信号
在这场密谈背后,有三个信号值得中国外贸人重点关注。首先,全球能源成本高企问题有望得到缓解。长期以来,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给各国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成本压力。如今局势出现转折,能源成本降低成为可能。花旗认为,如果特朗普的俄乌和平计划最终成功,2025 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可能跌至 60 - 65 美元 / 桶。这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能有效降低运输等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
停战后的重建需求将呈现井喷式发展。世界银行预估,乌克兰重建需要 4110 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这意味着基建、电力设备、工程机械等领域的需求将大幅增长。以挖掘机(HS:842952)为例,2024 年中国出口挖掘机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约 8.8 亿美元。而随着乌克兰重建工作的推进,中国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在乌克兰市场有望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欧洲消费已有回暖趋势。德国商业景气指数已有回升,且好于市场预期。这表明欧洲市场的消费能力正在逐渐恢复,新能源车、智能家居、户外装备等品类迎来了出口窗口期。中国外贸企业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将产品打入欧洲市场,有望获得可观的收益。
需警惕的潜在风险
不过,在机遇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外贸企业必须提高警惕。制裁余波未平,美国对俄能源制裁可能保留 “长臂管辖” 条款,涉及油气设备出口仍需进行合规审查。这就要求外贸企业在开展相关业务时,务必严格遵守各项规定,避免因违规而遭受损失。
支付通道仍存在变数。俄乌冲突以来,SWIFT 对俄罗斯部分银行实施了切断等制裁措施,后续这些银行的支付通道是否解封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解封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给外贸企业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带来了不便,增加了交易风险。
供应链暗战升级。欧盟最新《关键原材料法案》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 2030 年前,欧盟每年原材料消耗量的 10% 应来自境内开采,40% 在欧盟加工,25% 来自回收再利用,针对战略性原材料,来自单一第三国的供应量不能超过 65%。这一法案的实施,将使中国新能源出口受到波及。
外贸企业实战策略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外贸企业可以采取一些实战策略。在重建市场方面,要行动迅速。企业可以登录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https://www.chinca.org/),密切关注乌克兰重建相关信息,尤其是模块化建筑、光伏电站、智能电网领域,争取在重建市场中占据先机。
在物流方面,组合要巧妙。例如,采用 “中欧班列 +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的中转方案,运输时效可压缩至 18 天,这样既能提高运输效率,又能降低成本。
在外贸资讯宝上,企业可以通过它查看乌克兰海关数据,了解近一年挖掘机进口商的情况;也可以直接通过特易 TradeGPT 搜索乌克兰建材进口商,为拓展业务提供有力支持。
俄乌局势的转折为中国外贸企业带来了千亿级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外贸企业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充分利用机遇,谨慎应对风险,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
特易资讯陪你一起做好外贸